11月23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推进‘链长+链主+链创’机制,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就贯彻落实《湖北省低碳冶金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方案》)、统筹谋划推进低碳冶金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解读。
“五大行动”加快培育五千亿级产业集群
湖北是冶金工业大省,是我国近代冶金工业的重要发祥地。2022年,全省冶金工业实现营业收入4192.7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比重为6.6%,是我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中10个营收要过5000亿元的产业之一。
为推动冶金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省委、省政府将低碳冶金纳入我省9个新兴特色产业之一,制定出台了《三年行动方案》,旨在加快培育五千亿级低碳冶金产业集群,建设国内一流的低碳冶金产业基地。
省经信厅介绍,《三年行动方案》聚焦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明确了我省低碳冶金产业转型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路径。提出到2025年,全省低碳冶金产业营收力争突破5000亿元,培育2家营收过千亿元、8家过百亿元冶金企业,全省钢铁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前4家企业产能占比超过80%、80%以上钢铁产能达到A级环保绩效水平、40%以上钢铁及铜冶炼产能达到能效标杆水平。
为推进《三年行动方案》落实落地,省经信厅将重点实施“五大行动”——
千亿企业培育行动,支持武钢有限打造汽车用钢、工程用钢、高端压延钢、精品薄材“四个百万吨”专用钢产品群,实现“千亿跨越”,加快打造世界一流城市森林湿地钢厂;支持大冶有色做大做强铜延伸产业链,实现营收超千亿元目标,跻身全国铜行业第一方阵。
优特产品唱响行动,支持武钢有限打造全球领先硅钢生产基地;支持大冶特钢打造国家特殊钢产品研发生产中心;支持黄石建成华中地区重要铜基材料生产基地,打造“华中铜谷”。
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支持央企在鄂设立研发中心,推动设立中国宝武武汉研发中心;依托大冶有色成立湖北省铜产业发展创新联盟,打造产业交流促进平台、供需对接平台、成果转化平台。
绿色低碳跃迁行动,加大非高炉炼铁技术、富氢碳循环高炉、高效电炉等低碳冶炼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废钢资源高质高效利用,建立再生铜、再生铝、稀贵金属等循环回收体系。
产业融合发展行动,推进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在冶金行业的应用,有序推进钢企融入全省氢能产业“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推动冶金企业与城市融合发展,支持武钢有限争创国家4A级工业旅游景区。
让更多创新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
当前,我省冶金产业处于“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升级关键期,科技创新如何发挥产业的支撑作用?
武汉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倪红卫介绍,我国冶金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产量过剩、节能减排、结构升级等诸多挑战。高校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生力军,将从优化交叉学科设置、创新科教培养模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三个方面助力湖北冶金产业创新发展。
近年来,武汉科技大学围绕大冶金学科布局,按照扶持前沿、鼓励交叉、依托优势学科、发展特色学科的思路,布局了低碳冶金、智慧冶金、新能源与材料、储能科学与技术等交叉学科,布局建设低碳冶金产业学院等5个现代产业学院,开设数字材料与冶金等微专业项目。“十三五”以来,该校组建了中非低碳冶金研究中心等学科交叉平台22个,与武钢有限等公司联合组建了湖北省低碳冶金先进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孵化“转炉煤气高效安全绿色低碳回收技术”等标志性重大项目10余项。
在《三年行动方案》指引下,武汉科技大学将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积极构建完善科学研究、专利管理、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化全链条服务体系,推进“一学院一城市一基地”“一团队一企业一平台”科研合作模式,引入专家团队与企业有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共性技术联合攻关,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让更多创新性成果从“课间”走向“车间”、从“书架”走上“货架”。
壮大钢贸平台经济,打造低碳冶金生态圈
鄂州市因钢而立、因钢而兴。近年来,鄂州市加快钢铁行业技术创新——鄂城钢铁、鄂州球团在全省率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鄂城钢铁在华中地区首家实现环保绩效A级评定,荣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双碳最佳能效标杆示范工厂”,获评工信部绿色工厂、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为持续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鄂州市将着力打造低碳冶金生态圈,支持鄂城钢铁利用技术、资金、品牌优势,依法依规对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充分发挥程潮矿业、鄂州球团优势,打造沿江钢铁原材料供应基地;围绕“生态圈”招商引资,培育壮大钢铁贸易平台经济,推动钢铁上下游企业建链、上链、用链。
鄂州市政府介绍,按照《三年行动方案》要求,该市将加快新产品研发、加快新技术应用、加快新业态融合,持续开展减污降碳、持续提升行业能效、持续实施绿色体系建设,实施产业数字赋能行动,支持鄂城钢铁搭建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鄂州球团、程潮矿业打造5G智慧工厂、5G智慧矿山,打造集观光、科普研学、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构建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省经信厅表示,今年以来,我省低碳冶金产业深入实施“链长+链主+链创”工作机制,将坚持高位推动、强化部门协同、推动“三链”融合,做好《三年行动方案》配套支持措施,努力实现“技改提能、制造焕新”,为产业链企业开拓市场、扩大销售营造良好生态。